鋼結構件焊接結構設計準則:
1)幾何連續性準則:
焊縫及其影響區的強度特別是其動載荷強度一般比周圍材料的強度要低,往往還有內應力,因此應盡量將焊縫設置于應力水平較低的區域。
例如:避免在幾何形狀突變處設置焊縫(因為這里應力集中。);
焊縫欲連接的兩側有時不能保證幾何形狀的連續性,常見的是板厚不同。對此要在結構設計時留有過渡結構,從而減輕幾何形狀的突變性。
工程應用實例:
(1)不同板厚焊接時,留有過渡結構,減輕幾何形狀的突變性;
(2)壓力容器焊接時(曲率突變點,應力集中嚴重,也是高應力區,不宜設置焊縫),將封頭在離焊接處一定距離的區域彎曲,從而使焊縫處不再有曲率突變;
(3)焊接不同厚度管時,盡量將焊縫錯開,避免圓周焊縫。
2)避免焊縫重疊準則:
復雜結構的焊接常會遇到多條焊縫交叉重疊的問題,焊縫交匯處剛性大,結構翹曲嚴重,從而加大焊縫內應力。結構多次過熱,材料性能下降,易發生裂紋。這些都會引起焊接結構承載性能的下降,因此焊縫的交叉重疊應予避免。
防止焊縫的交叉重疊的結構措施有三種:
(1)加輔助結構;
(2)切除部分;
(3)焊縫錯開。
3)焊縫根部優先受壓準則:
在焊接構件遭受彎曲作用,即構件一面受拉,另一面受壓時,應將焊縫根部置于受壓一面。因為焊縫根部易產生缺口作用,承拉載荷能力比之承壓載荷能力差,對于載荷方向變化的焊接構件可采用雙面焊。
4)避免鉚接式結構準則:
工程實際中不少焊接結構是模仿鉚接結構得來的,這種結構通常采用襯板、搭接等形式,貌似加強了承載能力,實則不然。
5)避免尖角準則:
尖角處焊接定位苦難,焊接質量不易保證,而且熱熔體太小,尖角易被熔化,這種焊接結構不應采用。
6)便利焊接工藝準則:
焊接結構設計不僅要滿足結構本身功能的要求,還必須滿足焊接工藝的要求,焊接工藝不僅指焊接本身,還包括前、后處理和檢測。
(1)要有足夠大的操作空間;
(2)焊接要方便定位;
(3)焊接件要方便檢測;
(4)點焊需要有足夠大的平臺,避免電極與旁邊的板材粘結。